综合
当前位置: 首页  >  工作动态  >  综合  >  正文
学生思政工作队伍集中学习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发布时间:2025-10-26点击数:

1025,学生思政工作系统在行政楼501会议室集中组织学习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党委党委研究生工作部、学生就业指导处、团委等单位负责人,人才培养单位党委副书记、团委书记、辅导员代表和党委学生工作部工作人员共同参与学习。

党委学生工作部部长朱丹领学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他谈到,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十五五”规划建议,锚定了12个方面的重大战略任务,擘画了中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新蓝图,为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迈出新的坚实步伐,让我们心潮澎湃、倍感振奋。作为一名学生思政工作者,我们要“观大势”,充分认清当前复杂国际局势和不确定性,充分认清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持续向好的现实基础和巨大优势,引领广大学生进一步坚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可逆转的信心决心;我们要“守定力”,坚持育人先育己,进一步明确思政引领的鲜明导向,不断增强正确价值观引领的主动性、自觉性和坚定性;我们要“明主责”,牢牢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责主业,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助力学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让更多“又红又专”高素质人才脱颖而出;我们要“担重任”,充分认识作为高校“第四支队伍”所蕴含的期待和责任,着力价值引领高线、助力全面发展长线、守牢安全稳定底线,主动担责履责尽责,为学校培养更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多做贡献。

各单位代表结合各自工作交流的学习体会。

学工部副部长李少杰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是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上举行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会议为“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战略擘画,宣示了党和国家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坚定决心,必将进一步凝聚起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磅礴力量,不断开创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新局面。作为学生思政工作队伍的一员,我将认真学习贯彻全会精神,准确学习领会“六个坚持”,紧紧围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守正创新,把党的领导不折不扣贯彻落实到学校“一融双高”能力提升行动,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推进教育强国建设地大实践的实际成效,努力为铸魂育人的教育事业作出积极贡献。

研工部副部长陈炜哲就研究生思政工作如何服务国家和学校战略,分享三点思考:一是深化“产学研协同育人”,将思政元素融入合作项目,依托地学优势建联合平台,以思政为纽带对接国家需求;二是强化导师培训,围绕全会精神提升导师“导学思政”能力,设优质资源与多样课程,树榜样造育人氛围;三是数字赋能培养和评价,培养学生数智素养,用数智平台追踪培养全链条,实现“评价—培养—服务”融合。

学生就业指导处副处长周延菲表示,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站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高度,对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作出重要部署,为新时代高校就业工作指明了方向。要实现高质量就业,关键在于构建高质量就业服务体系。一要强化价值引领,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职业生涯发展教育深度融合。二要服务护航,拓渠道、强阵地、促联动,实现人才输送与培养优化的双向赋能。三要完善就业指导和帮扶机制,构建“全程化、个性化、实战化”的就业能力培养链条。四要健全反馈机制,形成"就业反馈-培养改进-质量提升"联动闭环。

校团委副书记刘明辉表示,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系统谋划了十五五时期发展蓝图,擘画了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的宏伟画卷。从历史维度看,五年规划始终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重要战略工具,这一制度虽非中国首创,但唯有中国将其坚持七十余年并不断完善,以一张蓝图绘到底的战略定力,将每个阶段的奋斗目标转化为扎实的实践成果。学校共青团将学习贯彻全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政治任务,把牢党的助手和后备军这一政治定位,坚守为党育人的根本任务,以党建带团建为根本保障,推动制度机制落地见效;以分层分类学习为抓手,推动全会精神入脑入心;发挥共青团实践育人的优势,,激发青年挺膺担当;进一步加强共青团自身建设、推动全面从严管团治团走深走实,更好团结引领广大团员和青年坚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国情怀,勇担历史使命,为实现十五五发展的宏伟蓝图汇聚青春智慧和力量。

地球科学学院党委副书记李欢欢说,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站在“十五五”建设规划的战略节点,为中国式现代化注入系统性、方向性、动力性的深层支撑,提出了要将青年学生培养成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要求,是我们校准学生工作发展方向的基本遵循。未来,地球科学学院将优化学生党支部设置,进一步推进在重要野外实习队、重大科研实践项目组中建立党小组,确保党组织活动不断线、思想引领不缺席。将“三光荣”、“四特别”精神真正融入学习日常,引领学生在沉浸式的实地体验中明白:地学人的“专业半径”,始终要围绕国家需求的“战略半径”展开。探索汇聚优秀校友、教师、朋辈、行业一线专家学者,构建具有地学特色的多维学业伴读体系,提升学生的专业认同感、学习自信心,加强原始创新能力的培养,服务国家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

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副书记武彦斌说,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科学擘画了未来五年我国发展的宏伟蓝图,进一步吹响了加快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奋进号角,令人深受鼓舞,倍感振奋。全会提出,要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统筹推进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这是对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推进的再确认和再强调。这对于作为学生思政工作者的我们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出了更高要求。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我们“虽身不能至”,却可以通过育人而做到“心向往之”。这既需要我们传授学生以知识,也需要我们引领学生的思想;需要我们用自身的言行去影响学生、感染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传递信仰和力量;需要我们和专任教师密切协同,教育引导学生主动回应国家战略需求,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把科研成果融入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生动实践和伟大历程中。

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办公室主任田昆说,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全会明确12个方面的重大战略任务,对公共安全治理水平、意识形态工作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提出了明确要求。这为我们提供了学生思政工作新的方法论,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我们将以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一抓党建“顶层设计”,做好价值引领,从思想层面影响学生;二抓思政“三个精准”,做好文化浸润,从精神层面影响学生;三抓维稳“机制建设”,做好规范管理,从行为层面影响学生。锚定“质量党建、精准思政、积极维稳”三个工作目标,实现学生思政工作“锋线进取”与“托底运筹”的有机统一。

计算机学院团委书记王太茂说,全会提出的“六个坚持”原则与“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发展”部署,为高校思政工作指明方向。作为教育工作者,需以“为国铸器”为路径,发挥学科优势探索“数字思政”新模式;以“学生至上”为宗旨,解决学生学业、就业、心理等实际需求。未来,将强化思想引领,通过主题班会、科创竞赛等载体筑牢学生科技报国信念;聚焦学风建设,推动学生在“挑战杯”“国创赛”等赛事中锤炼创新能力;深化就业指导,引导学生服务数字经济等战略产业;同时提升自身素养,争做懂思政、通学科的复合型辅导员,为培养新质生产力创造者贡献力量。

外国语学院团委书记邹蔚鹤说,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的胜利召开为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今后的工作中,一是要深学细悟全会精神,扎实做好思想浸润。将世界大势,国家战略和个人发展的逻辑链条融通,将内涵深刻的会议精神翻译成学生能有效吸收的青言青语,引领广大青年筑牢理想信念根基,积极将“小我融入大我”,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中挺膺担当。二是要紧扣国家发展战略任务,拓展育人视野,培养时代所需专业人才。要引导同学们立足专业,不断拓展国际视野,锻炼全球胜任力,积极在共建“一带一路”和国际文化传播领域绽放贡献有为力量!

材料与化学学院辅导员陈雨蛟说,全会擘画的中国式现代化征程为青年一代指明了奋斗方向。我的责任就是将国家层面的“大叙事”转化为学生可感可知的“小故事”。通过邀请优秀校友分享产业报国经历、组织学生走进实验室感受科研魅力、在日常谈心与学业帮扶中解疑释惑,我将努力引导学生们认识到,他们所学的专业知识,正是未来攻克“卡脖子”技术、服务国家战略的坚实根基。看到学生们眼中从迷茫到坚定的光芒转变,我更加确信,唯有用心用情,将全会精神融入育人细微处,才能帮助他们系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激励他们将个人理想融入时代洪流,在科技自立自强的道路上稳步前行。

机械与电子信息学院辅导员史展天说,作为一名新入职的辅导员、新工科专业背景的辅导员、新工科学院的新生的辅导员,我将努力把党的声音传递到每一位学生,引导他们胸怀“国之大者”,树立强国报国大志向,自觉把个人追求融入党和国家发展大局,练就过硬本领,在智能制造、信息技术等国家战略领域勇攀高峰,攻克“卡脖子”技术难题,以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贡献青春力量。

经济管理学院辅导员彭少琪说,学习贯彻全会精神,关键在于将其融入日常工作。这不仅是思想引领的核心,更贯穿于学风建设、职业规划等方方面面。无论是帮助新生明确学习目标,还是引导他们将专业学习与国家战略相结合,都是在以实际行动响应“统筹教育、科技、人才强国建设”的号召,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积蓄青春力量。未来,我将以全会精神为指引,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一方面引导学生胸怀“国之大者”,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另一方面做实成长护航,在学业支持、心理关怀中传递温度、激发动力。我将努力把宏大的精神转化为温暖的陪伴,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贡献基层思政工作者的坚实力量。

艺术与传媒学院辅导员姜盛为说,全会强调要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保持战略定力,这为我们思政工作指明了方向。作为一名高校辅导员,我深刻体会到,中国式现代化的核心是“人的现代化”。面对新时代青年学生,我们必须创新工作方法,将全会精神融入日常。要引导学生在时代变局中坚定理想信念,将个人奋斗融入国家发展;要精准赋能,鼓励他们拥抱新质生产力,追求物质与精神的共同富裕,实现全面而个性的发展。今后,我将以全会精神为指引,不断提升自身素养,做学生信得过的知心人和引路人,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