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创业工作办公室
当前位置: 首页  >  工作动态  >  创新创业工作办公室  >  正文
我校组织师生观看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青年红色筑梦之旅”启动活动直播

发布时间:2025-04-30点击数:

(通讯员:陈昭颖,唐飞飞)4月23日上午,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简称“红旅”活动)在河南安阳红旗渠青年洞文化广场正式启动。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吴岩出席活动并为“红旅”学子授旗,河南省场为、组织部部长、省委教育工委书记王刚出席活动。全国各高校设立分会场,通过网络直播的形式同步进行,我校组织师生通过线上直播平台观看了“红旅”活动启动仪式。

组图:师生观看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青年红色筑梦之旅”启动活动现场

作为大赛的重要组成部分,本届“红旅”活动以“向下扎根,向上成长”为主题,通过“天地”“天桥”“天河”三大篇章,来自全国各地的青年学生代表动情分享了他们在乡村振兴、智能制造、航天探测、水利工程等领域的创新创业实践,讲述了中国当代青年主动服务国家急需、把青春奋斗融入党和人民事业的生动故事;通过AI技术生成的“焦裕禄数字人”讲述了“我的岗位在中国”,勉励广大青年学子走进社会、服务国家,传承红色精神,推动科技创新,共同打造了一堂融党史学习教育、国情思政、创新实践、乡村振兴、红色筑梦为一体的“中国金课”和思政大课。

“红旅”活动自2017年起由教育部主办以来,已成为全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平台。青年,不仅是技术创新的先锋,更是红色精神的传人。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为“青年红色筑梦之旅”的大学生回信,寄语青年要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2024年,总书记再次回信,勉励参赛学生弘扬科学精神,投身科技创新,为中外科技交流和人类进步贡献青春智慧与力量。一项大赛、两封回信,意义重大、一脉相承。总书记指出,青年要“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这句箴言如今已深深镌刻在每一位“红旅”参与者的行动之中。

观看结束后,同学们纷纷表示,作为新时代青年,既要有“向下扎根”的定力,在社会实践中磨砺技术本领,更要有“向上生长”的锐气,敢想敢干,敢闯会创。本次组织观看“青年红色筑梦之旅”线上启动仪式,进一步激发了全校师生的创新创业激情与红色情怀。接下来,学校也将根据教育部和省组委会对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的安排部署,以大赛和“红旅”活动为契机,积极引导学生要以红色精神为引领,以创新实践为驱动,以奋斗姿态为底色,用课堂和实验室学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以实际行动践行“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青春誓言。

地大学子观后感言

地球科学学院“因地识宜”团队成员、2024级研究生章镇杭:身为新时代青年,我们要接过先辈的接力棒,以创新点燃青春理想,以创业铸就青春力量,让青春在民族复兴的伟业中绽放光彩,为实现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不负时代,不负韶华。

地球科学学院“因地识宜”团队成员、2023级本科生刘梦雪:从环境治理到测量星空,他们的故事让我深切的感受到大学生源源不断的创新活力和责任担当,激励着我们去接过先辈们艰苦创业的接力棒,在红色精神的熏陶下以创新服务国家战略,贡献青春力量。

环境学院“识一方水土”团队成员、2023级本科生刘寅弛:通过观看活动直播,让我深刻体会到红色基因与创新实践交融的时代力量。当看到大学生用科技助农项目振兴乡村时,我意识到创新不仅是技术突破,更是对"扎根基层、服务人民"红色初心的践行,青年创新必须紧扣国家战略,将知识转化为服务社会的切实行动。

公共管理学院“智炭魔方”团队负责人、2022级本科生行璐:“红色基因”四个字深深叩击着我的内心。老一辈革命者在荆棘中开辟道路,而今天的我们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更应思考如何将理想扎根于祖国大地。无论是科技攻关中的创新突破,还是乡村振兴中的田野实践,青年人的奋斗坐标始终与民族复兴同频共振。此刻我更加明晰,筑梦之旅不在远方,而在脚下每一寸需要青春热土的土地上。

公共管理学院“智炭魔方”团队成员、2021级本科生徐扬:当看到往届优秀团队展示他们用遥感技术开展精准助农、红色研学等项目的真实案例,突然明白了新时代青年传承红色基因的方式——不是简单复述历史,而是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那些用测绘遥感技术丈量大地、用环境工程技术修复红色遗址的实践,让我意识到每个专业都能在红色沃土中找到生长点。这种将青春理想扎根大地的奋斗姿态,正是我们这代人最需要的成长路径。

一项大赛,连接了千万青春的坐标;两封回信,指明了新时代青年的奋斗方向。据悉,八年来,“红旅”活动累计有397万个创新创业团队、1713万名大学生对接农户近436万户、企业14万家,签订合作协议13.6万项。今年的“红旅”活动以“向下扎根、向上生长”为主题,践行焦裕禄精神和红旗渠精神,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入耳入脑入心,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在传承红色基因中筑牢信仰根基,在服务国家战略中贡献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