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材料与化学学院第三届材料科学展演在未来城校区举行。13个学生团队演绎他们的创意实验,500余名师生参加这场有互动、有趣味、有观感的趣味活动,体验到“真材实料,同创共享”的材料魅力。学工处朱继副处长、材化学院余江涛副书记、田熙科副院长、保卫处周日恒主任、教师代表马睿教授、周琪涛教授参加了开幕式,活动受到中国教育新闻网等知名媒体报道。
开幕式现场,展演团队学生代表赵文硕发言,表达了经历项目初审、中期审核、集中培训等过程中的曲折和收获成长,分享了敢于尝试、坚持不懈、追求科研的精进与卓越的喜悦。
学生代表储迎宇发言,感谢学院搭建平台,加强新老校区的联系,让20级材化学子坚定学科信念,传承学院优良的学风与科研传统,坚定前进信心,争做更加优秀的新青年。
指导老师代表周琪涛致辞,希望同学们能继续保持创新的势头,提升自身科学素养,也希望在场的朋友们能够体验到材料独特的魅力和浪漫,祝预展演成功。
材料系副主任马睿致辞,肯定了展演前期学院,学生团队在准备期间付出的努,希望大家扎实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和实验操作技能,做到知行合一、学以致用,祝愿展演成功举行。
学工处朱继副处长对学院在建党100周年之际开展展演活动表示肯定,并希望将这一特色活动继续坚持,不断推陈出新,将更多更好的材料知识向广大学生进行普及。最后,他宣布展演活动开始。
材化学院副院长田熙科向首届材化菁英班学生介绍了材料科学展演的由来,勉励大一学生向学长学姐看齐,好好学习交流,学无止境,创意也无止境,鼓励大家把基本知识理论运用到展演活动中,进一步增加难点,提升看点,打造热点。
“看得见的温度”展演现场,只见展演队员把提前准备好的小工艺品放入热水中,工艺品就变了颜色,将水换成冰水,又恢复了原来的颜色。团队成员介绍,他们采用了一种微胶囊化的有机可逆感温变色材料,制备成涂料之后涂覆在AB胶制备的各色小挂件上,当外界温度变化时,就会导致变色材料的物理化学结构发生变化,进而导致其光谱性质的转变,从而在宏观上体现出颜色的变化。
“神奇的硅藻土”团队,利用生活中常见的建筑材料石膏现场成型作为基体,同时将多孔性、密度小、比表面积大、吸附性好、耐酸、耐碱的硅藻土涂料附着在基体上,干燥之后就获得了不仅可以保持空气湿度,还能除异味的小挂件。
“一通百通”导电水凝胶团队,通过海藻酸钠交联和丙烯酰胺交联制备出兼具强度和韧性的双网络水凝胶体系,并通过溶解氯化锂而形成导电凝胶。就是这么一块柔软的凝胶,却能发挥极大的作用,它能通过对电流、电阻、电容的检测将机械信号转变为电信号。于是在你的举手投足之间,贴敷在手臂上的凝胶也会随之变色,成为一个会发光的人。
在“荧光水母”的展演中,吉心宇,柴泽帆和杨璐同学边制作边讲解实验的原理,过氧化氢对草酸酯的羰基亲核进攻,生成双氧基环状中间体二氧杂环丁二酮,中间体分解将能量传递给受体荧光分子,使之处于激发状态,这种激发态分子从激发单重态回到基态,释放出光子即发出荧光。制成的荧光棒五颜六色,可持续发光数小时,与市面上传统产品基本一致。展演队员现场指导围观同学积极参与荧光棒的制作,加入小玻璃瓶中封装,作为小礼物留作纪念,并获得一致好评。
还有“合抱之木,生于毫末”的精细电镀制备防氧化金属材料,“天下武功,唯快不破”的非牛顿流体,“万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的超疏水材料,无论是展演团队还是参展观众都在实验过程中感受到了材料世界的神奇与幻妙。
据悉,材料与化学学院高度重视学院科研实践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通过各类双创活动努力做到学理性与趣味性、专业性与综合性、经典性与时代性结合,培育学生的科学精神与实践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