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
当前位置: 首页  >  工作动态(旧)  >  综合  >  正文
【七秩荣光 谱写华章】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培养一流本科人才

发布时间:2022-11-11点击数:

学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强化价值引领,不断深化“三融合”人才培养模式。全校上下把本科人才培养质量提升作为战略工程扎实推进,保证本科人才培养的优先地位,在政策、经费、资源、服务等方面优先考虑教育一线,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育人文化。

2021年,党史学习教育学生党支部风采大赛

强根固基,坚持党对教育教学领导

坚持和加强党对教育教学工作的全面领导是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学校把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在教育教学全过程中始终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等关键问题,坚持“四为”服务,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不断健全“同心同向”的大思政体系、“品学兼修”的大教学体系、“知行合一”的大实践体系、“勇攀高峰”的大体育体系和“润物无声”的大文化体系,实现思想政治工作体系与教育教学体系深度融合,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发力。尝试建设“一站式”学生社区,形成党员干部、专任教师、班主任、辅导员等队伍指导帮助学生常态化机制,进一步优化党建与思政、教学与思政、本科生与研究生、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学科交叉与科教融合、课堂教学与实践育人、管理与服务、知识传授与文化浸润有效衔接、有机融合的机制体系,构建全程贯通、空间联通、队伍互通、内容打通、评价融通的“三全育人”工作格局。强化意识形态工作,加强课堂教学、学术会议、讲座论坛、社团活动等意识形态阵地管理,积极开展各类教材摸底排查等意识形态工作。

踔厉奋发,全面推进教育教学改革

深化“三融合”人才培养模式落细落地。推行本科生大类培养、主辅修制,推进跨学科专业交叉融合;坚持科教结合协同育人,与科研院所深度合作,切实发挥“C2科教战略联盟”作用,推进“本-硕-博”贯通式培养,面向学生设立教学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大学生自主创新资助计划、高徒计划等项目,推进教学与科研实践融合;构建“学校整体规划、职能部门协调配合、学院抓实主体、师生共创共赢”的创新创业工作格局,形成创新创业奖励机制,构建创新创业精品课程体系,推进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2019年学校获评“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

持续优化人才培养体系。落实大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要求,实施“五育并举”,将课程思政、美育、劳育、实践教学比重等新要求纳入本科人才培养体系。多次修订本科人才培养方案,构建了“通识教育课程、学科大类平台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主干课程、实践教育课程、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五位一体、有机融合、层次分明、比例协调的课程体系。探索本研融合培养方式,优化高层次人才培养体系及全过程管理,探索本科生教育与研究生教育有机衔接一体化培养路径,实施《关于实施课程互选和学分认定的管理规定》,确定本科生和研究生课程互选范围、流程及学分认定程序,进一步完善本研融合培养方式。

不断完善一流专业建设。结合未来人才培养新任务新要求,力求逐步实现全部专业现代化、信息化、智能化改造,不断提升一流本科人才培养能力和水平,实施《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管理办法》,聚焦专业建设短板,明确专业发展路径,建立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分层设置专业建设目标,推进学校全部专业提档升级。近10年新增11个专业、撤销3个专业;34个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专业,17个专业入选省级一流专业。

深入推进一流课程建设。学校一直以一流本科课程建设为契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进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深度融合,鼓励创新课堂组织形式,加强课程内涵建设,树立课程建设新理念,全面提升课程建设水平与人才培养质量。我校21门课程获批国家级一流课程,43门课程获批省级一流课程,其中《周口店野外实践教学》等6门课程认定为国家级线上一流课程,《古生物学》等11门课程认定为国家级线下一流课程,《结晶学及矿物学》等3门课程认定为线上线下混合式国家级一流课程,《大冶铁矿矿床学虚拟实习》认定为国家级虚拟仿真一流课程。

赓续探索创新人才培养途径。地质学、地球物理学入选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推动探究式、浸润式教学及个性化培养模式,培养有家国情怀和世界格局,未来能探索“宜居地球”形成与演化、引领人类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地球科学战略科学家。学校与中国科学院共同成立“C²科教战略联盟”,落实教育部、中国科学院的“科教结合协同育人行动计划”,深化李四光学院改革,利用好校内外相关优质教学科研资源,培养地球科学菁英人才。实施“三制、三化、三融合”,持续完善实施“李四光计划”,凸显学生自主学习、个性发展,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勇于献身科学研究事业的拔尖创新人才,目前共有552人入选。评估各类特色班型人才培养质量,动态调整各类特色班,目前基地班、英才班、卓越工程师班、实验班等已达到30个。

追求卓越,大力开展教育教学研究

鼎力扶持教育教学研究。用好“本科教学工程”专项建设资金,资助教师开展“综合改革创新、专业建设、实践教学平台、创新创业教育、MOOC课程建设、优质教材建设”等研究工作,深入推动本科教学研究与教学改革,整体提升教育教学质量。近年来,学校重点支持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及一流专业建设、课程思政建设、一流课程与教材建设、实践育人、教学信息化及课程平台建设等专项研究项目,全面覆盖“三全育人”体制机制和方法路径、教学团队及基层教学组织建设、新工科新文科建设等,有力推动了本科教学研究,让教学研究在教学改革中起到由点到面的辐射作用,助力一流本科建设。

统筹开展教材研究与规划。教材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抓手,学校科学谋划,全面布局,实施《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十四五”本科教材规划(2021-2025)》,力求实现已有自编教材全面更新优化,优势特色学科形成以优秀自编教材为主、选用教材为辅的新格局。赵珊茸主编的《结晶学及矿物学》、赵鹏大和魏俊浩主编的《矿产勘查理论与方法》荣获全国优秀教材二等奖,地球科学学院荣获全国教材建设先进集体。为满足教材建设在人、财、物方面的保障,多部门协同发力,成立“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本科教材建设合作基金”,进一步加大教材出版投入,完善教材建设激励等制度,共同推进教材建设工作,《无机化学实验》《含煤岩系矿产资源》等多部受资助教材正式出版。

严在地大,加强教育教学过程管理

“严在地大”教风学风落地落实。学校实施《学校本科课程教学基本规范》《全面加强课堂纪律管理办法》,高标准严要求,规范教师课堂教学行为,强化教学约束,确保教学质量。修订实施《本科课程考核管理办法》,全面实施课程全过程考核,让学生忙起来、教师强起来、管理严起来、效果实起来;改革考核方式,以开放性探究性、非标准答案考题培养学生批判思维、创新意识和追求卓越的精神,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加强考风考纪宣传,优化监考工作标准,落实院校两级巡考,学生考风考纪明显好转。实施《本科课程修读管理办法》《本科课程考核纪律与学术规范》《本科课程考核违规处理办法》《学士学位授予实施细则》等文件,加强学生学业管理,严格学位授予条件,确保学生培养质量。

信息技术融入教育教学过程管理。强化信息技术常态化应用,引进超星、雨课堂教学平台,建设智慧教室,创新课堂教学新模式,构建地大课程教学资源,为师生进行线上线下教学提供支撑,师生可在任意教室开展在线教学。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以来,学校做到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圆满完成各阶段教学任务,实现线上线下等质同效。涌现出大批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的典型个案,如马克思学院的政治理论课、材化学院的大学化学、数理学院的大学物理、机电学院电工与电子技术等课堂,教师准备充分,线上资源丰富,教学效果优秀,深受学生欢迎。

强化具有学校特色的通识教育。重点建设以“美丽中国、宜居地球”为主题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力推“地球科学大讲坛”,邀请地球科学领域知名专家学者授课,引导青年学生敬畏自然、尊重生命,提高生态知识素养,践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办好“通识教育大讲坛”“震旦讲坛”,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中华文明、广泛了解多元文化、开阔学术视野、完善知识结构,共开设140门线下通识教育选修课和22门MOOC课程,坚持定期举办“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创业励志”系列讲座,提升综合素质,做到全过程促进学生科学素养与人文素质协同发展。

开拓创新,持续深化实践育人特色

师生在野外开展实践教学

以暑期实践教学为主线,培养学生求真务实的作风和开拓创新的能力。学校坚持“理科贴近科学研究、工科贴近工程实际、文管贴近社会实践”的理念,构建覆盖全体学生的实习实践教学体系,按照理科、工科、人文社科不同大类分别提出实践阶段培养总体要求,科学制定实习实践阶段培养方案,大力推动各专业,特别是理工科专业,加强实验课程建设,建成涵盖验证性实验、设计性实验、综合性实验的实验教学课程体系。学校以“五个强化”为抓手,扎实开展野外实践教学,提升野外实践教学质量,牢固学校人才培养鲜明特色,让野外实践教学发挥对“全部专业”的示范引领作用,形成“政产学研用”的良好范式;进一步发挥了野外实践教学作为落实“三全育人”的重要载体及“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重要平台的作用。近年来,学校不断开展实践教学的提档升级,加强实践教学的高端化与社会化、基地建设的现代化与信息化、人才培养的开放化与国际化,打造适应一流本科教育的实践教学环节。

以第二课堂活动为主线,激发学生锐意创新的激情和参与研究活动的兴趣。学校深入推进实验教学的内涵建设,推出“高徒计划”,为导师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搭建平台,构建和完善“寓教于研”的创新人才培养体制机制。实施“卓越地质师计划”,重点培养一批具有坚实地质理论基础,扎实野外实践技能,掌握现代地质调查工作方法和综合技术,具有较强组织和管理能力的复合型人才。积极布局专业型科创活动,广泛实施国家级-省级-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科创平台项目”,以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为目标,充分调动各学院的积极性,推动特色科技活动精品不断涌现,形成了专业型学院特色科技活动一院一品的局面。精心组织卓越型科创活动,以“创新创业燎原计划”为推力,以提升素质、展现成果为目标,大批优秀学生通过卓越型科技创新活动得到锻炼。大力开展普及型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以培养学生学术兴趣,营造创新氛围为目标,依托大学生科协、学术性社团及其他学生自组织,持续开展科技论文报告会、创业实践大赛、科普沙龙、科普展览等系列活动。

以社会实践活动为主线,树立学生爱国爱民的情怀和报效祖国的信念。学校将社会调查纳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实施“千名学子寻梦行”社会调查,围绕“地学强国梦”“西部建功梦”“新农村发展梦”“美丽中国梦”“成才立业梦”等主题,开展暑期大型社会调查。开展“学习之路”系列主题教育,在全校学生中深入开展教育实践,围绕“学思想、学教导、学榜样、学担当,踏寻足迹,立志成才”主题,通过校内活动“学”,及校外社会实践“学”,带领学生实地寻知、亲身体会、学思践悟,努力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每年以立项组团组队等形式,组织数千学生持续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多次获评湖北省社会实践“优秀组织单位”“全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建设“志愿服务银行”,以“累积道德资产,激活志愿青春”为宗旨,面向校内外志愿者群体提供志愿服务时长认证兑换、志愿服务团队对接接力、志愿服务项目公益众筹等服务。

以“互联网+”大赛为主线,厚植学生敢闯会创的精神和培养创新创业生力军。学校围绕“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创”的主要任务,开展“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并将大赛作为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的“主引擎”。十年来,学生在全国“互联网+”大赛中获得141项国家级和省级奖项,其中全国金奖2项、银奖5项、铜奖17项,学校多次获湖北省集体贡献奖和优秀组织奖等荣誉。学校重视学科竞赛,积极组织学生参与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认定的比赛项目,近年来,学生获奖率和获奖层次逐年递升。

以生为本,推进育德育心有机融合

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方法与手段。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强化学生坚定“四个自信”,增强“五个认同”。以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及历次全会等为契机,以宣讲报告、案例教学、专家解读等多种形式开展系列活动,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国内外形势,强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必然性的认识,提升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的自觉和主动。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组织持续开展“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金秋诗词大会,营造“学习经典诗词、诵读经典诗词、感悟经典诗词”的礼敬中华传统文化的氛围。上好疫情防控“大思政课”,加强防疫期间正面舆论引导和学生思想引领,把握工作目标、及时发声指导,引导广大同学和学校同心同向,坚决服从学校工作安排,做好自我防护,坚定信心,共同战胜疫情。

夯实思想政治工作平台与载体。持续深入推进学生党支部建设,开展“党徽照我行——支部引领”工程建设,加强立项建设,创建样板党支部,将建设学“习”微课堂作为支部重点工作,提高党员的政治意识,加强支部建设。实施“对标争先”建设计划,加强学生党支部培育,体育学院学生联合党支部、地球科学学院地质学国家基地班本科生党支部获评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抓好入学教育和毕业教育,引导新生认识学校和学院、树立专业思想、转变角色定位、开启学业规划、适应大学生活;引导毕业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校训精神,增强热爱母校、建设祖国、服务社会的责任感。认真开展“四史”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等系列教育,充分利用“学习强国”平台,开展网上学习、参与在线互动、强化理论武装。

加强学生成长发展管理与服务。实施学术卓越计划,推进优良学风建设。实施《卓越学风建设办法行动方案》,加强思想引领,学习激励,支持服务,行为管理等具体要求,学习秩序等多方举措加强学风的具体任务要求。开展先进班集体评选和创建,先后涌现了217个先进班级,形成比学风、抓学风的良好工作格局。健全学生管理制度体系。修订《学生管理规定》《本科生学籍管理办法》等管理制度,形成全过程、完整链条的规范性学生教育管理制度,以严格管理促进卓越学风建设,加强纪律教育,进一步强化制度约束,鞭策学生专业学业。推进学园建设,逐步实现网格化管理。深入开展学生园区建设,将全部学生宿舍划分12个学园,推进园区网格化建设,运用新版住宿、校园出入等管理系统,实现精准化、信息化管理服务,切实加强校园网格化管理体系能效。加强服务支持学生学习,促进学生追求卓越。以“大学生学习支持中心”为阵地,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学习帮扶、学业促进、能力提升”等学习支持活动。实施“发展型”资助模式。变结果奖励为过程支持,即改变以满足学生基本生活需求为基本目标的“救助型”“输血型”资助为引导学生实现长远发展的“功能型”“造血型”资助,激发学生学习自觉性和自主性。近年来,学校资助工作在全国资助中心的考评中获得优异成绩,多次获得教育部奖励。

健全“四化”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学校构建知识教育普及化、咨询服务规范化、实践活动生动化、危机干预精准化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形成以“心理学与自我成长”课程为主,多门线上与线下选修课相结合的课程群,不断提高心理咨询服务质量,加强咨询员的专业技能,及早预防、及时疏导、快速干预、有效控制学生中可能出现的心理危机事件,建立两级复学评估制度,减少学生因心理危机带来的生命损失,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持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季系列活动,面向全体学生策划一系列个性化活动,开展心理健康普查、“成长与发展”主题班会、心理讲座与培训等活动,坚持落实学校、院系、班级、宿舍“四级”预警防控体系。学校“六全”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被教育部第168期简报全文刊载,2022年我校获批湖北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示范中心。

统筹谋划,加强教育教学队伍建设

着力加强教师执教能力的提升。学校从教师队伍建设的顶层设计着手,修订教师职务评聘细则,加大教育教学考核力度,让教师更多精力投放到教育教学中,强化教师的教学基本功,使之成为学生喜爱的“大先生”。充分发挥名师工作室,国家级、省级、校级教学名师的引领示范作用,广泛开展青年教师讲课比赛、教学竞赛等活动,规范开展新进教师岗位培训,推进基层教学组织建设和教学团队建设,致力于提升教师教育教学水平。先后颁发实施系列文件,奖励表彰潜心教学、教学效果好的教师,实施《本科教学卓越奖评选表彰管理办法(试行)》,评选本科教学卓越奖,落实优秀教师奖励措施。

青年教师给学生上课

优化辅导员队伍培养与支持体系。制定实施《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辅导员队伍建设办法(试行)》《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划纲要(2015-2020年)》《辅导员专项奖励项目实施细则》等文件,进一步完善队伍专业化建设。严把辅导员选聘“入口”关,优化队伍结构,成立辅导员选聘工作领导小组,规范选聘流程,严肃选聘纪律,提高选聘质量。加强辅导员队伍职业能力素质培养,提高专业化水平,开展教育部—湖北省—学校三级辅导员培训和交流研讨活动,组织辅导员职业能力大赛、讲课比赛、辅导员论坛等活动,以社会调查、“就业促进行”“双百励志圆梦行”等活动为载体,组织辅导员开展社会实践,进一步锻炼提升队伍职业能力和专业化水平。提升辅导员队伍科研能力促进与支持,结合辅导员个人学术背景和专业志趣,按照“立项研究—教育教学—工作实践—队伍建设”四位一体的思路,开展辅导员工作品牌建设,加强实践研究,提高专业服务支持能力。选树辅导员先进典型,建立辅导员荣誉制度,不断增强辅导员的责任感、使命感和荣誉感。多部著作入选教育部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文库、高校德育成果文库,“构建全方位实践育人体系的探索”等多个项目被评为教育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精品和研究项目。

强化班主任队伍、导师队伍、教务员队伍建设。侧重在优秀青年教师中选拔班主任,注重班主任培养培训、鼓励并支持班主任申报工作精品,评比“优秀班主任”“十佳班主任”。多数学院实行导师制,引导教师参与到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来。实施教务员培训制度,建立教务员业务工作交流机制,评选“教学管理先进个人”,加强教务员队伍建设。

以评促教,持续完善教学评价体系

深化改革教学督导工作。学校深入落实国务院《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总体方案》《关于深化新时代教育督导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文件精神,创新工作思路,实施《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本科教学督导工作管理办法》。重新规划督导工作的范围和深度,转变督导工作的方式与方法,从课堂听课拓展至对学院教学管理与基层教学组织的督查和指导,落实对各类问题反馈和整改工作,形成质量检查闭环机制,确保学院各项教学工作的规范性,加强督导工作的针对性、专业性、实效性。

规范基层教学组织功能。实施《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基层教学组织建设实施意见》,明确基层教学组织建设目标、建设要求、组织设置、工作内容以及考核方式等,规范学校基层教学组织的运行和管理。突出学院办学主体地位,激发基层教学组织活力,引导学院在教学组织建设、教学质量提升等方面发挥主体作用,形成基层教学组织建设良性循环。发挥优秀教师与教学团队的引领作用,促进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升。近年来,“古生物地史学课程组”等多个基层教学组织获湖北省高等学校“省级优秀基层教学组织”荣誉称号。

不断完善学生综合评价。实施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以日常数据为基础,定性评价和定量测评相结合,过程测评与结果评价相结合,个人自评、民主测评和组织评定相结合的方式,全面客观公正测定和评价学生在校期间各方面表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断完善学生综合素质项目、改进基本素质与发展素质等构成、优化测评程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学院的主导性,强化测评结果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