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
当前位置: 首页  >  工作动态(旧)  >  综合  >  正文
团体中的自由呈现——巴林特小组培训顺利开展

发布时间:2022-05-13点击数:

51115:00,由地心心理健康教育学研团队承办的巴林特小组培训,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心202团辅室顺利举行。本次培训心理中心的吴和鸣老师邀请到杨国荣老师来指导巴林特小组的学习和体验。杨国荣老师是高级心理咨询师、中国巴林特联盟会员、巴林特小组带领者,有22年的咨询、团体和教学工作经验。本次培训旨在提升辅导员的自我觉察能力,并将巴林特小组中的方法和元素用于学生工作当中。

巴林特小组介绍

巴林特小组最早是由迈克尔·巴林特和恩尼特·巴林特两位英国的精神分析师创立的培训-研究研讨小组。聚焦于职业化的医患关系,促进医生的行医风格甚至个人人格发生重要且有益的变化。如今,巴林特小组在22个国家运行,其模型已经超越原本的医生团体,广泛运用于心理咨询师、教育工作者等各领域的专业人士。

巴林特小组的任务是为成员提供反思空间,促进对关系的进一步理解和思考。在小组中呈现成员无意识卷入的状态,看到关系模式和人际动力。和其他小组不同,巴林特小组不做建议和指导,让成员从解决问题的压力下解脱。

实施与体验

在杨国荣老师的带领下,老师们切身体验了一次巴林特小组。

呈报案例 一位老师主动分享在工作中的困扰,希望得到大家的帮助。

成员提问 其他成员就事实性问题对呈报者提问。

团体对案例进行工作 呈报者退出圈外,其他成员分享自己听到案例的感受,并把自己代入其中用第一人称进行表述。

呈报者分享反馈 呈报者回到圈内,对刚刚的工作进行反馈。


程序与答疑

经过一次性巴林特小组的体验,老师们兴趣满满,纷纷提问如何将巴林特小组运用到学生工作和科学研究当中。杨国荣老师对每一个问题都做了细致的回答。最后,杨国荣老师对巴林特小组程序中的重点和难点再次进行了分析和讲解。


体会与感悟

初次接触巴林特小组,感觉度过了一段奇妙的旅程,自由却流程化的设计让我们意犹未尽。在别人的关系里找到自己的故事,在以第一人称进行陈述时,与呈报者产生共情的同时也在自我觉察,一颗种子在心中发芽,已经在期待开启我们的下一段关系。——环境学院辅导员李平老师

第一次接触巴林特小组,就充分被它的魅力所吸引,独特的程序设置,内在动力的流动,还有无限的思考和发展空间,巴林特小组给了我全新的体验。杨老师也给予了非常多实操性很强的指导,对于下一步如果使用巴林特方法提升辅导员心理育人能力充满了期待。——外语学院辅导员李海涵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