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人:地球科学学院党委副书记 赵得爱
炳嘉是2021年首批地质学类(国家拔尖计划、国家理科基地)招生入校的学生,进校后参加国家拔尖计划的遴选面试失利,便进入到地质学国家理科基地班(以下简称“基地班”)学习。2年来多次从班主任、导师处了解到,虽然他们对学生进行了多维度的引导,但学生的专业思想依然不太稳定,对于未来很迷茫。炳嘉曾担任“基地班”的班长,成绩在班级前列,为了解孩子们的真实想法,我决定到家里去走一走。
8月,带着疑问和忐忑,我开启了清照故里——山东章丘的行程。高铁转高速,高速转县道乡道,穿越大片长势喜人的玉米地,章丘市毕杨村映入眼帘。得益于村村通,一路平坦,柏油路也铺到了炳嘉的家门口。去的时候村子正在装自来水,临时供水点就设在了炳嘉家旁,村民们有说有笑,一听说是孩子大学的老师来了,纷纷打招呼问好,说孩子考了一个好大学,很不容易。
村村通的柏油路
村头长势喜人的玉米
“老师,孩子学的这个专业怎么样?”刚一落座,炳嘉的妈妈一边端上洗好的葡萄,一边急切地问。“孩子当年高考完,自己感兴趣就填了这个专业,我们都不懂,也给不了什么意见。”围绕一家人心中关于孩子未来成长发展的疑问,结合“基地班”组建近30年来近千名毕业生的就业、成才情况,我一一做了解答。爸爸说,听完您的讲解,我们一家就都放心了,孩子有读研、读博的想法,我们也一直鼓励他,希望他能学有所成,更希望他未来能在学科专业上有所建树。
随后我向他们详细介绍了国家和学校的奖助政策,代表学校送上了慰问金,汇报了孩子两年来在学校学习生活的情况,并把孩子的成绩单给了爸爸,二老听完孩子在校的表现,看完孩子在校成绩,满脸都是喜悦和欣慰。
与王炳嘉一家人合影
走出家门,乡亲们依然有说有笑,朴实的笑容背后是对眼瞅着长大的孩子成才的渴望。田埂上凉风阵阵,玉米已进入灌浆期,正在大地和雨露的滋养下努力生长。育人亦是如此,家庭和学校联动,倾心付出,静待着秋日饱粒归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