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改革与专业建设办公室
当前位置: 首页  >  工作动态  >  教育改革与专业建设办公室  >  正文
中国艺术研究院篆刻院名誉院长骆芃芃莅临我校调研

发布时间:2025-04-18点击数:


   王浩、宋波、罗文旭)2025年4月13日至15日,教育部、国家语委第七届“印记中国”大赛评委主任、中国艺术研究院篆刻院名誉院长骆芃芃教授一行应邀莅临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在湖北省教育厅国家语委办戴明主任本科生院党委工作部部长朱丹的陪同下,骆芃芃院长一行来到了我校地标--化石林,朱丹部长科普了化石的地质成因与变迁。在国际教育学院、丝绸之路学院国际展厅,罗文旭主任展示了学院在习主席“一带一路”韬略引领下,中国篆刻艺术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成果,凸显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际化传播的效应,培养了留学生知华、友华、爱华的情结。在珠宝学院展厅,学院党委书记薛宝山介绍了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即将举办的玉石类标准宣贯会暨印石专题展,以及中国篆刻艺术与印章石文化的科研成果,并通过地质矿物与中国篆刻艺术的联袂,生动诠释了“石中藏艺”的文化内涵和中国地质大学的地质矿物学底蕴。

   骆芃芃院长一行专门考察了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国际学生中国篆刻文化教育实践基地、国家留学生基金委员会篆刻文化实践基地,中国非洲研究院文化交流基地---东湖文殊印堂,宋斌教授通过半个世纪以来的篆刻理论与实践成果,10000余件作品和专著、印谱及获奖作品,介绍了非遗印章上的诗书画印,楚系印风,特别介绍了从习主席倡导“一带一路”至今,十余年来,培养了来自100余个国家的留学生,他们获得了国家教育部、外交部等全国各种奖项37项,其作品被黄鹤楼等文化机构收藏,彰显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篆刻艺术对世界青年的吸引力、渗透力。

   此次调研活动以教育部、国家语委第七届“印记中国”大赛为切入点,融合地球科学、国际教育、世界级非遗—中国篆刻艺术,展现了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在跨学科教研中的创新实践。骆芃芃院长表示,我们要按照教育部、国家语委通知精神,办好第七届“印记中国”大赛,要坚定文化自信,将中国篆刻艺术与地质矿物学、珠宝玉石有机结合。中国篆刻艺术不仅是中华文明的瑰宝,更可成为连接自然科学与人文艺术的桥梁,期待未来与高校深化合作,共同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