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学院是我国最早开展水文地质专业高层次人才培养的学院,是湖北省第一个设立环境工程博士点、华中地区唯一设立大气科学本科专业的学院,具有本-硕-博完整人才培养体系和水-土-气-生-环学科专业育人体系。环境学院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把“五个到位”“七个有力”作为党建质量标准,把“干在实处、走在前列”作为改革发展的座右铭,着力提升思政引领力、人才竞争力、科技支撑力、民生保障力、社会协同力、国际影响力,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为地大建设成为地球科学领域国际知名研究型大学贡献环境智慧与力量。
环境学院历史沿革
环境学院近年来所获省级及以上荣誉称号
坚持守底色、创亮色,深入推进学院党建思政与学术业务相互赋能、深度融合
环境学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统筹学院党建与立德树人,学院发展到哪个阶段,党建工作就跟进到哪个阶段,师生在哪里,党建工作就延伸到哪里,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有效实现党的领导的坚强战斗堡垒。学院以“党建领院、以史铭院、学术立院、特色建院、人才强院、文化兴院、开放活院、依法治院”作为办学治院理念,推动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深度融合,引领学院高质量内涵发展。
环境学院严格执行学院党委会和党政联席会议议事规则和“三重一大”决策制度,全面落实“四责协同”机制,认真落实“两学一做”“三会一课”“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党纪学习教育,深入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
环境学院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中学习
环境学院党委启动“支部书记工作坊”
培育新时代红专能优生态环保铁军
环境学院坚定不移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切实把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转化为办学政策、细化为办学措施、实化为办学行动,强化教师队伍“主力军”、课程建设“主战场”、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加强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引领有机融合,扎实推进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三进”“三入”。启动130余门专业课程思政建设,开设通识教育必修课《生态学概论》,该课程MOOC在“智慧树平台”上线,课程思政案例上线新华网思政平台,课程在本科生中已实现全覆盖,编写《地大花鸟集》《跟气象学家去看云》等科普丛书。通过不断完善“美丽中国”课程思政体系,打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教育实践高地、国际传播高地。
通识课《生态学概论》课堂
环境学院聚焦时代新人,打造“六红”“六专”“六能”“六心”的新时代生态环保铁军育人工作体系;聚焦“四个面向”,打造水-土-气-生-环跨学科育人范式;聚焦先进典型,实施以英雄校友张国旗命名的“张国旗班”行动计划;聚焦生态环保,构建美丽中国“4+N”课程思政模式;聚焦资政育人,综合开发院刊、院歌、发展报告、实习风采展、“张国旗班”画册、服务手册、名信片等“1+6”党建文化产品,记录学院党建生动实践和师生奋斗足迹,讲述新时代生态环保铁军育人故事。
环境学院先后入选湖北省高校试点改革学院(2017)、教育部首批“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学院(2018)、第二批全国党建工作标杆院系(2019)、党建成果“注入红色基因铸魂育人”入选2019—2020湖北十大党建案例、“张国旗班”党支部入选第三批“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2022)。
湖北高校“三全育人”工作研讨会
环境学院党委举办党建“双创”工作成果展
环境学院党委举办湖北高校“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工作交流研讨会
环境学院党委举办以英雄榜样人物命名的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工作交流会
环境学院举行张国旗雕像祭扫活动
坚持盘存量、做增量,努力促进学院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
环境学院坚持以重大科学问题为牵引、跨学科平台为依托,优化以地球系统科学为主导,各学科共生共荣、交叉融合的自我生长式大环境学科生态系统;聚焦学术团队建设,建设一支院士、杰青领衔、优秀青年学者集聚的一流师资队伍,加强专职科研队伍和博士后队伍规模质量建设,形成跨学科交叉融合学术创新体系。
环境学院以“美丽中国”建设为己任,建设跨学科交叉学科点,加强湖北省高校优势特色学科群“地质环境保护与生态修复”建设,建设长江中游环境地学现代产业学院,积极申报生物科学、大气科学一流专业,通过交叉融合促进专业协同发展。
环境学院积极推进“三融合”人才培养模式,大力推进跨学科教育。“水文与水资源工程”“环境工程”“地下水科学与工程”三个本科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并加强“地质+”“绿色+”“智能+”的新工科建设。注重创新拔尖人才培育,两获“挑战杯”全国总决赛金奖。2017年,地下水科学与工程中加合作办学项目获教育部批准,并于2018年正式招生,成为我校获批并启动的首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首届毕业生84.4%读研深造。通过该项目培养本土教师国际化教学能力,促进与国际标杆高校的深度合作,开拓学生的国际视野,推动学分国际互认,推进学院国际化进程。
环境学院推进地球科学国际大学联盟、国际大学气候联盟、中国南南合作网等国际化办学平台建设,与中科院等院所及行业单位开展政产学研用协同育人合作,形成实验班、国际班、菁英班和卓工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及全年级导师制和小班化、个性化、国际化培养机制。环境学院按班级建制培养水资源与环境留学生,毕业的留学生成为部长、首席科学家,有力服务“一带一路”人才建设。
坚持增动力、强实力,稳步提高学院核心竞争力、文化软实力和综合实力
环境学院坚持科学办学治院和“三步走”发展战略,不断推进研究型学院高质量内涵发展。现有国家自然科学创新研究群体、国家教学团队和教育部高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各1个,拥有湖北省创新群体和自然资源部科技创新团队各1个。构建“三类三级三层”科技创新平台,拥有15个省部级以上的科研平台,实现每个学科专业拥有自己的国家省部级科研平台。2021年开始,学院科研合同经费、到账经费连续“双破亿”。2023年11月,学院主办第十二届全国环境化学大会,规模超万人,为历届之最。环境/生态学学科领域进入ESI全球机构排名前1‰,农业科学领域和生物学与生物化学学科领域进入ESI全球机构排名前1%,高水平学术成果的数量和质量同步提升。坚持出成果与出人才相结合,学院实现院士零突破,2019年王焰新教授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获得2项国际大奖。学院现有院士1人、万人计划1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5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9人,省部级人才和教学名师17人,形成了院士领衔,杰青、优青、海外优青、万人青拔等人才聚集的高素质科技人才队伍。
环境学院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2022年环境学子读研升学率达65%,较2016年提高了20%,近三年均维持在60%以上,其中2016年华中地区唯一大气科学专业开始招生,首届毕业生82.2%升学读研,学院72%以上的毕业生到国家事业、央企、国企、政府部门就业。办学七十年来,环境学院走出了2万余名优秀毕业生,有两院院士、“鸟巢”和“冰丝带”总工程师,有著名登山健将,还有时代楷模。他们奔赴祖国各地,在生态环保领域为祖国建设发展添砖加瓦,用奋斗书写环境人绚丽人生。
环境学院成立20周年暨学科发展研讨会
第十二届全国环境化学大会
王焰新院士团队在实验室
坚持激活力、提能力,不断打造追求卓越、勇攀高峰的创新文化与研究型大学治理体系
环境学院完善资源分配制度,建立集约节约的资源使用效率评估体系,坚持以使用效率为考核标准的资源分配动态调整和退出机制,落实资源的有偿使用。完善大型仪器设备管理制度,健全实验室安全管理长效机制,完善系统化的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健全完善教学和科研激励机制,着力构建多元化激励体系,提高师生的价值实现感。面向学院师生需要,推进学院日常管理服务、教育教学资源管理、公共科研资源管理等的自动化和智能化,以信息化助推学院资源保障现代化、业务流程现代化和管理服务现代化。加强学院办公楼环境建设,努力为教师教书育人创造良好的环境氛围,提供安心从教、热心从教、舒心从教、静心从教的条件保障,为师生员工提供卫生、齐整、洁静、美观、宽松的工作学习环境;聚焦困难师生和离退休教职工实际需求,倡导积极健康向上的学院文化,师生的获得感、幸福感、归属感和满意度不断提升。
推动环境地学类学科专业高水平发展。以学科交叉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高质量人才培养和师德师风建设为中心,聚焦课程建设、学科方向和学科团队建设,面向深地水-岩相互作用国际前沿,面向生态文明建设国家重大需求,面向长江大保护主战场,面向地质环境与人体健康领域,强化原始创新,强化成果转化,强化与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的融合,强化产教研融合,促进学院高质量发展。
完善学术治理体系,提升学术治理水平。以学院、学科、学者、学生为学术主体,构建为学、为事、为人的学术共同体,聚焦一流学科、一流专业、一流课程、一流师资,加强学术治理,提升学术水平。进一步明确学术委员会、学位评定委员会等学术组织在学术治理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依据学术委员会章程,充分发挥学术委员会在学术事务中的决策、审议、评定和咨询作用。完善学术委员会运行机制,进一步强化专业委员会、分委员会职能。发挥一流学科建设委员会统筹协调作用和战略科学家的决策咨询作用,优质高效推进一流学科建设进程。
媒体大篇幅报道环境学院
一年一点进步,一年一个台阶,人才引培助力学院发展进入高质量快车道。学院改革发展已呈现点上出彩、面上开花,特色亮点纷呈,人才辈出、硕果累累,高原上有高峰的大好局面。环境学院连续被学校评为“优秀”二级单位,先后被评为2017—2021学校文明教学科研单位、学校脱贫攻坚优秀组织单位。环境学院党委连续五年被评为学校先进基层党组织,先后举办湖北高校“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工作交流研讨会(2022.11.20)“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以英雄榜样人物命名的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工作交流会”(2023.5.27),涌现出了一大批师生先进典型,学院社会影响力和美誉度不断提升。近年来,教育部、省委等领导多次来环境学院调研。2022年5月、11月湖北省高工委专职副书记张幸平先后莅临指导学院党建工作;2021年12月,时任湖北省委常委、组织部长李荣灿来校调研专题听取学院工作汇报;2019年10月,教育部直属高校“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第八巡回指导组组长黄健柏一行来学院调研指导;2018年12月,时任湖北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高校工委书记王艳玲来学院调研党建思政工作,均给予高度评价和充分肯定。《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新华网、《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中国教育报》《中国自然资源报》《中国科学报》《中国青年报》《中国气象报》《湖北日报》、湖北卫视、武汉电视台等媒体对学院进行宣传报道。
“胸怀祖国,以红专能优为标彰显铁军风采;放眼世界,凭古今中外之学续写地大荣光。”环境学院将“永葆赤子情怀、争做时代先锋”,用新理论、新思想、新要求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按照“三步走”发展战略规划,占高地、上高原、攀高峰,朝着“建设环境地学领域一流研究型学院、新时代生态环保铁军摇篮”目标,阔步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