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
当前位置: 首页  >  工作动态(暂时删除)  >  综合  >  正文
教育部资源勘查课程虚拟教研室启动会顺利召开

发布时间:2022-09-20点击数:

9月13日,由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牵头,联合长安大学、成都理工大学、新疆大学、昆明理工大学、河南理工大学等高校共同建设的教育部第二批虚拟教研室建设试点——资源勘查课程虚拟教研室启动会在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召开。教育部地质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秘书长夏庆霖,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本科生院常务副院长周建伟,资源学院院长李建威、党委书记高复阳、副院长沈传波,陕西省教学名师、长安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教授杨兴科,成都理工大学发展规划与学科建设处副处长郎兴海,新疆大学地质与矿业工程学院资源勘查系党支部书记李鑫,昆明理工大学国土资源工程学院副院长王雷,河南理工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教授侯广顺以及虚拟教研室共建高校骨干教师50余人参加了启动会。会议采用线下+线上会议同步进行,沈传波主持会议。

夏庆霖致辞。他首先对这六所高校获批资源勘查课程虚拟教研室表示祝贺。他讲到,由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牵头的中西部高校共建的虚拟教研室意义深远,对资源勘查课程建设、共建共享优质教学资源库,发挥好跨校协同育人将发挥强有力的支撑作用。

资源勘查课程虚拟教研室负责人吕新彪教授就虚拟教研室申报和建设基本情况、教研室组成和人员分工、建设基础、建设目标和建设内容、预期成果、近期工作要点等进行了介绍。他谈到,本虚拟教研室要面向资源勘查工程(固体矿产)本科专业矿床学(矿产地质学)、矿产勘查理论与方法(矿产勘查地质学、矿产勘查学)、矿石学(矿相学)、综合勘查技术(找矿勘查方法、勘查地球物理和勘查地球化学)、矿产资源经济学、矿产地质与勘查实习(矿山地质实习)等主干课程,通过共同构建课程体系和课程知识图谱,联合开展教育教学研究和对青年教师教学培训,共建共享优质教学资源,共编教材,创新虚拟教研室运行机制和新型合作模式等方式,努力打造一支有先进教学理念、教学水平高的老-中-青融合的资源勘查工程专业课程群师资团队,努力建成一个可为资源勘查专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利支撑的可持续发展的虚拟教研室。

与会人员就虚拟教研室建设进行交流。杨兴科表示,虚拟教研室应重点为青年教师提高执教能力创造良好的环境,定期开展教学研讨,积极共建共享优质教学资源;郎兴海介绍了成都理工大学资源勘查课程的建设情况,表示将积极参与虚拟教研室的各项建设活动,建议以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国家一级学科为依托,尽可能集成各高校的优质资源,办好虚拟教研室;李鑫指出,新疆大学资源勘查工程专业发展相对薄弱,希望通过虚拟教研室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获得更好的教学资源,提升本专业的教学质量;王雷认为目前共建中西部高校各有专业特色与优势,昆明理工大学在绿色矿业方面作了积极的探索,在课程建设中,希望各校的青年教师可以跨校、跨地区学习交流及共享优势教学资源,提高自身执教能力,伴随虚拟教研室的建设快速成长;侯广顺认为资源勘查专业的课程建设要结合国家就业形式及行业发展,将一些行业中的先进技术不断融入到课程建设中,为国家培育更多优质的科学技术人才。

李建威肯定了虚拟教研室在汇聚优质教学资源、加强教学研究等方面的积极作用。他建议,虚拟教研室应该充分利用先进信息技术平台,共同探讨课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要强化教学团队建设,加强青年师资培养;要创新工作机制,推动不同高校教师互动互访互学,提高教学质量,为国家矿产战略提供人才支撑。

周建伟在总结讲话时强调,虚拟教研室是学校人才培养中的一件大事,坚持高标准谋划,做好顶层设计,全面加强建设,努力实现跨院、跨校、跨地区的新形态教学,引导教师回归教学、热爱教学、研究教学,提升教育教学能力。学校也将持续全力支持虚拟教研室的建设,做好各项服务和保障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