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本科生院网站!
首页  /  学生发展  /  日常工作  /  正文

日常工作

我校首届大学生“学问质疑培训班”成功举办

作者:学习支持中心 发布:2016-04-15 点击量:

4月14日,我校首届大学生“学问质疑培训班”在学工处师生交流厅成功举办。首期培训班安排了三个专题讲座,主要是期望从学问质疑的心理动机及动力、语言表达与沟通能力、如何提问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培训辅导。学校教学工作指导委员会主任龚一鸣教授、学工处长王林清教授、副处长张建和、教务处副处长王兴老师出席培训班开班仪式。

王林清介绍了为什么要开创先河面向大学生组织“学问质疑培训班”,他讲到要紧随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要求,要从学的角度改进学习方法和习惯,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他感谢主讲嘉宾和参训学生的积极参与,勉励学生要用心学习,学会主讲教师的好经验好办法,并运用到学习过程中,使学习更加有效果。

王兴指出了当前我国高校大学生学问质疑精神欠佳是普遍存在的教育教学问题,向参训学生推荐《问题的研究》一书,鼓励同学们要树立积极质疑问学的意识,学会如何问,问什么。建议学生要把握自己所在学科和专业的相关问题体系,学科和专业的基本问题,以及搞清楚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他鼓励学生通过培训,都能成为火种,点燃学问意识,带动全校学生学问质疑的浓厚氛围。

大学生咨询中心吴和鸣副教授主讲“为什么要提问——提问中的冲突与自尊”。他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了比较专业的心理学知识,从课堂提问这一情景带来紧张、焦虑、恐惧、尴尬等心理情绪或反应出发,解释了为什么当人遇到类似情景就会无意识出现上述情绪反应,分析了早期家庭环境教育及传统社会文化对人的心理意识形成产生的影响,比如对父母或权威的挑战带来的压抑和惩罚,以及父母或权威等为子女设置的种种禁区等,影响着人的挑战欲望,乃至慢慢形成了“自我阉割”的心理活动。这些是影响和抑制学生课堂不提问的深层原因。吴和鸣强调,提问不仅能活跃课堂氛围,带来诸多收获,更重要的是让人突破自我内心的障碍,逐渐养成习惯,便能使人得到更好的发展。

艺术与传媒学院研究传播学、校十佳班主任孟霞老师主讲“怎样提问——提问的语言组织与表达”。她认为表达和沟通是一种关乎情感的行为过程,是人的一种素质能力。好的表达,是表达者的语言符合语境,要准确到位,要能达到建立、维持或改变彼此双方关系的效果,要能使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很好的融合运用。课堂上的提问和互动不仅仅是表达,更重要的是沟通,而沟通的基础是双方要有交流共同点,这就需要学生在课堂上要认真听、要理解、要与老师产生交流共同点。好的课堂应该师生充分互动沟通的课堂,学生只听老师仅讲,这种师生之间的距离不仅产生不了美,而且会严重影响着师生的沟通,影响着知识的传授与理解。她还强调,有效沟通的核心是尊重,要尊重自己、注重老师和他人、注重课堂,更重要的是尊重知识。

全国模范教师、博士生导师龚一鸣教授主讲“问什么——提问的学问”。他重点讲了三个问题:何为学问?学与问的关系?问的学问?他认为学问就是系统的知识,引用名家谚语说“学问是心灵的眼睛”“学问是苦根上长出的甜果”。学、问关系的本质是学以聚之、问以辩之,学、问的交集方能产生学问。引用爱因斯坦的名言“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解释“问”的重要性。他认为知识习得有认知、熟悉、理解、掌握、运用、制造、创造、原创等四阶八级,而知识的创新重在后面两阶四级过程。至于问什么,问你不知的(知识1阶)、不懂的(知识2阶)、不会的(知识3阶)、古今中外没有的(知识4阶),具体讲解了怎么问,通过什么渠道问,并通过举例做了很好的解释。他也谈到了自己的学习体会:质疑比盲从更理性,教科书中所写的和老师所讲的内容未必都是真理;知识在不断更新,教科书中未写的和老师未讲的内容也未必都是不重要的;求学基于求同贵在求异,将教科书中所写的和老师所讲的都背下来了并不能说明你就学好了;素质提升比知识积累更重要,把考试的内容淡忘,沉淀下来的才是对你有用的。

培训结束后,大学生学习中心对本期培训做了总结,并对参加本期培训的同学提了要求和建议。参训学生纷纷表示本期培训收获颇多,绝大多数学生表示将会积极参与课堂提问和互动。

DSC02003

DSC01993

DSC01996

版权所有©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本科生院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鲁磨路388号
邮编:430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