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本科生院网站!
首页  /  思政教育  /  主题教育  /  正文

主题教育

学生思政战“疫”纪实(十三):李四光学院 战“疫”有“李” 共克时艰

作者: 发布:2020-03-30 点击量:

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全国上下万众一心、团结一致,合力抗击疫情。李四光学院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党中央、教育部和学校党委的工作要求统一部署,压实责任,抓实抓细各项工作。学院结合自身工作实际,采取全员覆盖、精准帮扶的工作措施,稳步推进疫时教育教学服务工作,确保“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同时,学院师生积极投身社区志愿服务,用特有的方式共同面对疫情带来的困难和挑战。

一、 制度为基,筑牢疫情防控安全网

1.1贯彻落实“日报告”、“零报告”制度

正所谓“基础不牢,地动山摇”,疫情防控工作的重中之重就是学生的安全稳定工作。李四光学院自1月22日疫情开始爆发时,第一时间启动应急工作机制,采取QQ群投票、班委统计、辅导员“一对一”跟进等措施,建立“日报告”、“零报告”制度,逐一排查全院学生及家人健康状况,准确掌握学生身体健康状况,及时上报《李四光学院全面摸排新冠肺炎疫情相关基础数据的统计表》等相关数据材料,做好疫情防控各项工作。

李四光学院“一日一报”制度

1.2全力帮扶“四难”学生群体

疫情发生以来,除掌握所有学生的健康情况外,学院专门制定了针对“四难”学生群体的帮扶政策。一是根据学生学业状况、家庭经济状况、心理健康状况和就业升学状况,梳理完善“四难”学生名单;二是根据名单,分析研判,明确分工,定点定人,切实做到“一对一”帮扶;三是定期反馈,总结交流,及时解决问题和困难。通过分层分类定点帮扶,学院辅导员和学生党员骨干齐心协力,为“四难”学生排忧解难,做好学业互助、心理疏导和就业指导。

图为学院辅导员老师精心整理的就业信息后发布在学院公众号上以及对有就业意向的同学精准发布就业信息,跟进就业进展最终学生成功签约

1.3做好家校联动保障

疫情发生后,为更好地联系学生,做好日常教育教学相关工作,学院通过发布《致全省学生及学生家长的一封信》、《致中国地质大学学生家长的一封信》、《致李四光学院全体师生的一封信》等,及时告知学生和家长学校疫情防控、教育教学的相关通知。同时,学院与部分重点关注学生的家长逐一沟通,加强家校联动,共同做好学生居家学习生活的安排。

图为学院发布致全体师生的一封信以及学院老师对学生家长点对点联系

二、 思想为梁,汇聚抗疫精神力量

2.1党员团员 爱心接力

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学院的领导和老师们除了按照规定居家隔离、线上办公外,都用自己的方式参与到与抗击疫情的工作中:除了主动为学校和社区捐款外,教务处处长兼李四光学院院长周建伟教授全力指导疫情期间本科线上教学工作,确保“停课不停学”;副院长曾希主动加入学校和社区的党员志愿服务团队,协助做好居民体温上报和日常生活物品购置统计;刘星彦老师积极协调线上教学,为学生们正常上课提供咨询服务;辅导员李若萌、陈思静与学生逐一联系,嘘寒问暖,为学生排忧解难。

在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李四光学院本科生党支部积极相应学校号召,以文学、书法、绘画、摄影形式多样的作品陆续推出“共克时艰 战疫有‘李’”系列宣传专题,将天南海北的支部成员汇聚成一股坚定的力量。在学院教师和学生党员的引领下,学院学子在完成线上学习的同时,也积极投身到疫情防控志愿服务中。2016级本科生党员南方同学在河北三河市前往社区担任志愿者,负责社区大门和科研楼的值班工作,协助保卫人员做好出入登记、体温检测、劝说疏导等工作,真正用自己的行动诠释李院学生党员的责任与担当;2018级本科生孙志杰同学家住武汉市新洲区,通过网上报名成为社区志愿者,负责派送物资、记录社区出入人员等工作。当志愿者的经历让他更加懂得了一线战疫人员的不易,正是这份经历,让他对战胜疫情有了更加坚定的必胜信心。

图为南方同学在社区担任志愿者

图为孙志杰同学为社区居民派发蔬菜

在疫情面前,许多李院学子的父母们也都加入了这场疫情攻坚战最美“逆行者”的队伍。2017级左晨同学的母亲是黑龙江绥化市疾控预防控制中心的一名工作人员,负责对疑似人员采集实验样本的接样工作;2017级刘亦飞同学来自湖北孝感,他的父亲主动申请前往抗疫一线,目前已经一个多月没有回家;2019级杨延晨同学的母亲是负责血液检测的医务工作人员,每天要接触很多确诊病例和疑似病例的血液样本,一直都在抗疫一线奋战。他们在疫情期间的“最美逆行”,是这个时代责任与奉献的最好诠释,为孩子们做出了无声却有力量的榜样。

截止目前,李四光学院在疫情期间共在学院微信公众号上发表疫情防控推文30余篇,学院师生捐款捐物共计价值约4800元。

有‘李’”抗疫手语以及学院学生捐款的证明证书

图为李四光学院本科生党支部全体成员拍摄的“共克时艰 战役

图为刘亦飞父亲(左)和左晨母亲(右)在抗疫一线工作的照片

以上均为李院学子为武汉祈福所绘制的书法作品和绘画作品

2.2网络思政 大有可为

疫情期间,网络成为了开展各项教育教学工作的主要渠道,线上平台也成为了大家“云见面、”、“云上课”、“云战疫”的主要场所。因时而变,因势而新,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学院师生更深刻地认识到网络思政的重要性,更充分地利用好网络思政教育平台。

在学院工作布置与传达方面,学院学工组通过线上会议,及时传达上级主管部门和学校相关部门的工作通知,商讨制定工作方案,组织毕业年级学生开展“云就业”相关工作;在学生班团组织工作方面,通过组织“坚定信心、主动作为、共同抗‘疫’”为主题的支部主题党日活动、“众志成城同抗疫 青春聚力勇担当”为主题的团会活动,及时了解学院学生思想动态,做好疫情期间宣传教育引导,通过“键对键”来实现“面对面”的育人效果。

守好主阵地,唱响主旋律。在疫情防控的攻坚阶段,李四光学院以“择需而用,回应关切”的理念切实解决学生在疫情期间的具体问题,把网络思政做“实”;通过“引领思考、提升共识”,把网络思政做“深”;通过“发动学生,依靠学生”,满足学生成长需求,把网络思政做“强”,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大考”交出了自己的思政教育工作答卷。

图为李四光学院在防疫思政课后学生们感想推文以及学院本科生党支部线上主题党日推文

图为201171班线上班团会图片

图为3月13日201192班线上班团会开展图片

图为3月9日防疫思政课李院学子部分观看照片及手写感想

2.3隔离病毒 不隔离爱

为什么说经历就是财富,那是因为经历风雨我们才能不断成熟成长。我们的地大在疫区中心,亲身经历了病毒的肆虐,看到了危急时刻感人的一幕幕,在这个过程我们才更明白了国家的伟大和生命的意义,也因此学会了要更加珍惜。虽然大家目前都在居家隔离,但李院师生的心却联系的更加紧密。

在这段特殊的日子里,学院的同学们用自己的方式表达了对地大、对武汉的思念。不能见面的女神节,李院女生们用自己录制视频的方式为武汉祈福;为更好的帮助大家排解心理困扰和焦虑情绪,李四光学院联合学校心理咨询中心共同开展“有话难说,请来心理树洞”的树洞活动,以假期容易出现情绪波动的小场景和关键词作为每日推送主题,并由专业人员答疑解惑。

    在迎接高考倒计时的日子里,为了让更多优秀的高三学子感受到学院的关爱与温暖,学院精心制作了招生宣传微视频,学院的院长、中科院所的老师,还有各年级的学长学姐们,都主动参与到视频制作中,为莘莘学子送上真诚祝福。

图为李四光学学院院长周建伟录制学院招生微视频

图为李四光学院学生拍摄为汉祈福MV以及学校心理咨询公众号发布的与李四光学院联合举办“心理树洞”活动的通知

三、 学风为柱,营造积极向上良好氛围

3.1院校服务是保障

在2月10日全面开启线上教学之前,学院老师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专业课表,将开授网课的课程科目、网课平台、课程群号等信息进行整合,有针对性地发布在不同年级群,让学生对线上教学安排更为明晰;线上教学开始后,学院通过开展线上教学调研,结合学生反馈,撰写《李四光学院2020年春开展网课情况报告》;对于有特殊情况和困难的学生,学院及时开展全面摸排,多方协调,积极沟通,及时解决学生反映的问题;同时,加强对学生参加线上教学的监督检查,严格课堂考勤,从制度上为线上教学保驾护航;针对“四难”学生,做好辅导员、学生党员和学生骨干“一对一”帮扶安排,保障疫情期间每个学生的正常教学和生活。

3.2自我管理是根本

线上教学的根本是自律与自觉,因此养成良好的自我管理习惯才是特殊时期在家学习的根本办法。养成自我管理习惯的第一步就是要有内在驱动力,在这一方面,学院通过发挥学生党员榜样带头作用,推出【党员领航】—专业那些事儿栏目,通过学生党员对专业认识的分析和学习方法的分享,从数学建模、数据分析等各个专业竞赛为切入点,精准分享学习“干货”,让学院同学产生学习动力,自觉向榜样看齐;有了内在驱动力后第二步还要有良好执行力,因此,学院在监督执行力方面开展了“学习打卡”、“健身打卡”等多项打卡活动,强调学生主体,发挥学生自身主观能动性,真正让学生群体树立自我管理的意识,养成自我管理的习惯。

图为李四光学院【党员领航】栏目及健身打卡活动

3.3科教协同是特色

做为科教协同育人的平台,参与联合培养的中科院所也通过各种方式积极投入到对学院学生的学业指导中。许多选择了中科院导师的2016级学生,通过线上指导模式,积极做好毕业设计和毕业论文的撰写;春季学期面向二年级本科生的中科院导师双选工作也在有条不紊的筹备中,拟采用线上平台进行“云双选”;后期还将建设中科院课程讲座“云平台”,实现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共享,扩大协同育人成效。

四、结语

同心协力,同频同振,同向同行。在全国上下共抗疫情的特殊时期中,李四光学院全体师生积极响应党中央号召,情牵一处,心系家国,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共同面对新挑战,应对新困难,切实保障疫情期间各项教育教学工作。凛冬散尽,暖春定会如约而至,南望山麓,东湖之滨,期待重聚。

版权所有©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本科生院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鲁磨路388号
邮编:430074